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信息 > 009外国语学院 > 正文

2016年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金陵南大考研网 来源:njuyz.com 浏览:2008 次 发布时间:2016/12/10

QQ:1075383148(陈老师)    微信号:kaoyan618(墨墨学姐)


【南大考研微信扫一扫

======分割线======

2016年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研究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2.研究生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并遵守学术研究的一般规范。

3.研究生应熟练掌握工作语言(俄语),具有在较高层次上应用该语言的能力,并基本掌握第二外语(英、法、德、日)。

4.硕士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学术新动态,能够胜任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专业课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在语言、内容、形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有创新,在深度、广度上达到学校的规定。

 

二、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俄语语言与文化

俄罗斯文学

俄语修辞学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俄语修辞学

俄罗斯文学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经复试通过者。

    2.博土研究生:本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口试)合格者。

 

四、学习期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其中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博士研究生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阶段至少一学年,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ABCD四大类。A类为全校公共学位课程;B类为外国语学院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学位课程;C类为二级学科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位课程;D类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生总学分数不得低于32学分。本专业D类方向选修课总学分不得低于12学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二外语必选,其他三门任选一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1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学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学分

第二外语                           4学分

B:(外国语文通论必修,其他三门中任选一门)

外国语文通论                    2学分

文艺批评理论综述                2学分

翻译通论                        2学分

外国语言学                      2学分

C:俄国经典作家作品研读(上、下)  4学分

      俄语语言与俄国文化              2学分

      俄语修辞学                      2学分

D

俄语语言学理论(上、下)        4学分

      俄语词汇学                      2学分

俄语成语学                      2学分

十九世纪俄罗斯小说              2学分

      二十世纪俄罗斯小说              2学分

      俄国诗歌                        2学分

俄国戏剧                        2学分

俄国文学批评                    2学分

俄国文学专题                    2学分

现阶段俄罗斯文学                2学分

俄国文学名著修辞分析            2学分

文学修辞理论                    2学分

语篇修辞学                      2学分

俄罗斯文化专题                  2学分

新闻俄语                        2学分

高级口语(上、下)              2学分

论文写作研讨                    2学分

 

(二)博士阶段

    博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规定的全校学位课程和本专业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如下:

    全校学位课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第二外语

    专业课程:       

        俄语修辞学理论

        俄语文学修辞学理论

        俄语修辞学专题       

俄罗斯文学史

俄罗斯文论       

俄罗斯文学专题

注:每个博士生至少修三门博士阶段专业课程,包括其他导师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少于两门。

 

六、培养方式

    1.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第一学期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导师确定后,由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负责专业培养工作。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由导师负责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导师与培养小组共同负责培养。

2. 所授课程根据不同的类型与性质采取相应的授课形式,如:课堂讲解与讨论、课外阅读与研究报告等。鼓励研究生拓宽研究视野、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

    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重点放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研究之上,鼓励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新方法、新手段,阐述新思想、新见解,培养从新的视角分析与研究问题的能力。

    4. 鼓励研究生参加本系、院及国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参加中外教师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新动态。

    5. 在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注意培养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任课教师负责。

    2.专业课或进行笔试,或写课程论文,论文篇数由任课教师确定。

3.硕士生中期考核:硕士生中期考核在学位课程基本完成之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初举行。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的学习做全面评估,包括检查学位课程学习情况、专业及方向书目阅读情况、论文开题计划、基础英语(语音语调、口语表达)、读书周记等。中期考核按照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组成员由研究生导师组成。考核结果分“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三种,“暂缓通过”者须参加补考,“不通过”者将终止学业,按南京大学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4、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在学位课程基本完成、论文工作正式开始前进行;主要考察博士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研究方法和学科前沿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博士生课程学习、书目阅读、科研及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对是否能进入博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的综合评估。考试时间一般在第二学年初。所有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本年级学科综合考试。学科综合考试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暂缓通过三个等级,其中优秀率不超过15%,暂缓通过率一般不低于15%。等级为优秀和合格者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准备阶段;暂缓通过者,可申请参加下一轮学科综合考试。每位博士生六年内最多可申请参加三次学科综合考试,三次暂缓通过者将自动终止学业,作肄业处理。

 

八、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全面训练和考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之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必须有自己的见解,文字和格式必须符合俄语论文规范。硕士生必须参加论文写作与研讨课,并按时完成论文开题报告,硕士论文必须用俄文撰写。博士生在论文选题完成后要举行开题报告会,接受指导小组的审查,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定期向导师作阶段性报告。博士论文可以用中、俄文撰写。

 

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2人,至少1人为校外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答辩委员会由3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正高职称专家至少1人。

博士学位论文通过预答辩、根据预答辩中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以后,申请正式答辩,研究生院在申请答辩的名单中进行学位论文抽检盲审。未被抽中盲审的博士学位论文,由5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5位专家中博士生导师不少于3人,外单位专家不少于2位。评阅意见有不合格的论文不能组织答辩。抽中盲审的博士学位论文由校学位办送出盲审,评阅人为3人,关于盲审结果的处理办法参见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和组织答辩工作的几点说明》。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博导不少于3人、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研究生本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可以列席答辩)。

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结果分“通过”、“有条件通过”、“不通过”三种,“有条件通过”的论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三、六个月)完成修改,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评阅,决定是否通过。论文经答辩委员会通过后,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获得通过后授予硕、博士学位。

南京大学对博士研究生在论文发表方面提出了量化标准,详细规定参见《南京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基本条件(修订稿)》。

 

十、主要参考书目

Бабенко Л.Г., Казарин Ю.В.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кста. М.: Флинта, 2003.

Белошапкова В. А. и др.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М: Азбуковник, 2003.

Бельчиков Ю.А. Стилистика и культура речи. М.: УРАО, 2000.

Введение в литературоведение / Под ред. Г.Н. Поспелова,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2000.

Голуб И.Б. 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Рольф, 2001.

Гореликова М.И., Могомедова Д.М.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кста. М.: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1989.

Горшков А.И. Русская словесность. М.: Дрофа, 2000.

Горшков А.И. Рус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 М.: Астрель, 2001.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ХХ века (20-90-е годы): Основные имена: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для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х факультето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ов. Отв. Редактор С.И. Кормилов, М.: Изд-во Моск. ун-та, 2008.

Москвин В.П. 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Волгоград: Учитель, 2000.

Николина Н.А.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текста. М.: Академия, 2003.

Новиков Л.А.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текст и его анализ. М.: УРСС, 2003.

Пустовойт П.Г. Созвездие неповторимых: Мастерство русских классиков. М.: Изд-во Моск. ун-та, 1997.

Рахманова Л. И. и др.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М.: Аспект Пресс, 2003.

Розенталь Д. Э. и др.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М.: Айрис-пресс, 2005.

Русская словесность. От теории словесности к структуре текста. Антология / Под ред. В.П. Нерознака, М.: Академия, 1997.

Солганик Г.Я. 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Академия, 2006.

Тамарченко Н.Д. Теоретическая поэтика: Понятия и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Хрестоматия. М.: РГГУ, 2001.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 Под ред. В.Е. Хализева,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2004.

Томашевский Б.В.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Поэтика. М.: Аспект-пресс, 1999.

Фомина М.И.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Лексикология.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2001.

Язык средств масс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 Под ред. М.Н. Володиной. М.: Альма Матер, 2007.

阿格诺索夫《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褚敏编著:《俄语修辞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

吕凡等编:《俄语修辞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俄罗斯文学史》(俄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王超尘等编:《现代俄语理论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年。

王加兴《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加兴等 《俄罗斯文学修辞理论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福祥:《现代俄语辞格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徐来娣《现代俄语语言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张家骅主编《新时代俄语通论》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

张会森:《修辞学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分割线==========

2025南大考研高分学长学姐1对1辅导,仅198/课时,微信咨询:kaoyan618



  • 在线咨询
  • QQ咨询

  • QQ号:1075383148
  • 电话咨询

  • 1对1辅导,198/课时
  • 电子邮箱

  • kaoyan618(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