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京大学考研政治:马哲第七章多选精华错题集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下列对于社会形态分析正确的有
A.社会形态是抽象的 B.社会形态是历史的
C.社会形态是全面的 D.社会形态是多样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
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不可缺少。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第三,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2.哲学家孔德认为:“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
A.认为人类历史是具有规律的 B.没有认识到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C.他否认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D.他的这一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倾向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特征。
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是他把这种进步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物质生产发展的规律性所决定,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一般过程和总的趋势;同时,由于受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地理环境以及世界交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形态的发展又呈现出千差万别、纷繁复杂的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4.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B.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依据发生了改变 D.历史有时会向后做出较大的跳跃
[命题分析] 该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道路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事物发展道路的螺旋式是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所做的形象化表述。它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的发展之所以在总趋势上是前进的上升的,是因为,在由一系列辩证否定所组成的发展链条中,每一次否定都是一次扬弃,舍弃了以前发展环节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和发扬了以前发展阶段中的积极成果,又为事物增添了新内容,把事物推向了更高的阶段,并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条件,从而显示出发展所具有的不可逆的上升、前进的基本趋势。事物的发展之所以在具体道路上是迂回曲折的。是因为,事物是通过先否定自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再否定对立面,在更高的基础和水平上返回自身,才实现自我发展的。通过回复实现前进,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沿着一条直线,而是走着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在前进与曲折的统一中实现的。因此,那种抹杀前进行的循环论和否认曲折性的直线论都是错误的。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各种条件的复杂性,事物发展的螺旋形或曲折性表现为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既包括前进中的回复、也包括前进中暂时的局部的倒退或逆转,这都说明新生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性不仅在于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而且在于社会主义几乎都是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产生,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一种格局,社会主义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在经济、文化、科学、管理等方面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又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自身一些政策上的失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曲折性是难以避免的。并不能因此而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依据发生了改变。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10.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这一观点
A.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
B.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
C.否认了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是阶级性
D.是人本主义的抽象人性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本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分析。
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它把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把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解释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1)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2)社会关系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等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本性;(4)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是阶级性;(5)必须通过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具体地、历史地认识人的本质,才是科学的认识。本题观点是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13.“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的含义有
A.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B.人的意志自由
C.人的行动自由 D.自由是必然的依据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看待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其含义有三:
(1)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的。客观世界遵循它固有的规律,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也是支配着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人永远不能摆脱客观必然性的制约,因而人不能超出客观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找自由的限度。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因此,必然性实现的具体形式和途径是多样的,是人可以选择的,有了选择的余地,也就有了自由,这就是人的自由的客观根据。所以,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依据。
(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意志自由是自由的主观状态,它主要表现在对客观的认识、对目标的设计和对行为的选择上。而人只有在必然性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选择才有自由。
(3)“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这是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从而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自由。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