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作为一个失败者来写这篇帖子,是满怀胆怯和自惭的。总分达标三科线2分之差无缘南大中文,专业课120+和110+,英语却拖了后腿。决定去调剂的学校复试前,本科班主任给了我一条简讯:风留在树林里,所以叶子喜欢唱歌;阳光打磨鹅卵石,所以成长磕磕绊绊;人生充满选择,有时候成长不在目的地,而在一个你认为错误的地方做着正确的事情。似乎每一种方式都有述说的意义,所以想要留下点曾经奋斗的过程和想法,哪怕是一些关于失败的教训,来回馈论坛和曾经的经验贴。除此之外,从大二开始关注的这个南大文史哲的论坛似乎少了点关于选择调剂方面的信息,也想写一点聊以参考。
一、关于心态、备战、作息与教训
晚上的时候才和一个开始备战南大的姑娘聊天,她的状态和我去年刚开始的时候像极了:时常焦虑不安又诚惶诚恐,想要保持成绩、工作、老师的好印象又想抽更多的时间看书,但往往把自己弄得很累。其实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准备时期,如果下定决定一心南大,那么就长远来说,大三下或者大四上的各科成绩与表现等等都可以缓一缓,主次轻重分清了,有时候真的决定以后的走向。奖学金或者保研,兼职或者学生工作,都可以不用花太多心思琢磨就得放下,因为即使没有考上目标学校,仅仅一个学期的成绩和工作表现对四年影响并不是那么大。那时候我就常常被一些琐事缠着,有时候心情和状态也不太好,比如当时也在主编院刊,一期杂志办下来几乎要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完成,白天上课或者看书的话就只能晚上熬夜来安排和校对编排,就会搞得第二天的状态不是很好,但幸好自己虽然看起来细瘦但是体质还不错,连续几个月每天只睡5个多小时也可以维持,但是也因人而异,舍友就有每天必须11点睡睡够7、8个小时才行,所以还是建议一个良好的作息循环,这一点下面会细说。
(一)关于心态
重点还是在分析自己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多找正面能量强大的战友分担。当时和我一块备战首师的姑娘就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人,每天的时间和安排都算得很精准,我们当时就互相鼓励互相检查,资料方面也互通有无。说到综合能力,三月份那段时间也有过犹疑,比如考虑换所学校,南师或者东南等等,并且自己上一届好几个考南大的都落榜了(好吧今年我也落榜了……(+﹏+))但是三四年下来也拿过校一等,发过核心期刊,和同学一起做个项目课题等等经历,似乎又增加了虚妄的自信感,加上别人的各种鼓励和肯定,就觉得自己很有把握。其实说到这个并不是说强烈的自信不是好事,但过度自信甚至自负就一定会有负面影响,就比如复习到后期的时候认为自己前期阅读量还可以,基础不差等等自我安慰,就造成最后冲刺背诵的时间一再拖延,影响到最后最后珍贵的巩固反馈的时间。心态一说就不得不提到11、12月份,这是最为关键也最容易产生波动的时期,当时大部分备战的人都感到时间不够,心里发虚,状态不佳,也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放弃或者左顾右盼。但一定不能松懈,千万千万不能松懈,因为当时我就想我的战友、我的对手们正在起早贪黑一字一句学习,我不能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弃,似乎也有和自己赌气的节奏,加上自己每天主动负责黑板上倒计时的更改,似乎又多了一份坚持下去的小借口。所以关于心态,总而言之,恰到好处适可而止,不卑不亢游刃有余,后来关于这点的反省也对调剂复试有一点正面的影响。
另外心态调节方面的书籍,建议看看《遇见未知的自己》,对调节情绪很有帮助。
(二)关于备战
去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开始搜集各种资料、书籍、信息和建议等等,尤其是各种经验贴,都奉为圭臬字字珠玑来读,其实还是蛮有效果的,每当心情低落、茫然困惑的时候拿出来看看,都会感觉有千百人和自己站在一起,在一起奋斗。关于备战有几点建议或者说是教训:
其一,辅导班基本可以不用报,哪怕要报最多报政治或者英语的冲刺班。记得曾经跟学校里11年考到南大现当代的学姐聊天,她说大家报班或许是图一个氛围,老师讲得开心,大家听得开心,但是极少有人能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把讲课内容消化得足够好,而这些内容,也不过更多的是技巧,在考场上根本很难想起来。但是还是要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众人,那些全程班什么的,即使可能笔记做得很漂亮,课听得很认真,也确实很难有经历完全消化干净,而非要报班的话最后的冲刺会有用,英语会涉及到作文,政治会涉及到时事热点,但热点方面在各位大佬出售的书或者套卷中都会看到。
其二,一定要有阶段规划,这一点论坛中的帖子也已经提到了很多。
【1】我大致是8月底之前进行一轮,包括真题分类整理,相关书籍速览,把近20本专业课看完,英语单词、阅读训练、04年前的真题,这里的专业课包括我每天在固定时间用电脑整理文字档,排版精致一点,然后第二天打印出来早上背诵,相当于强记就这样过完一轮(这个方法是借鉴我们上一届考上北大文艺学的学长的),效果会比较明显,尤其是对二三轮复习。
【2】第二轮是从9月到10月底,主要任务是政治第一遍(红宝书、风中劲草及其套题、1000题),专业课真题答案完善,二轮背诵和默写,英语12年前的真题、黄皮书的阅读带着做、作文开始背诵默写(王江涛绿皮、何凯文作文书)。
【3】第三轮11月,专业课第三遍背诵,回归书本,真题完善,自己出套卷默写,整理古代和现代的大纲框架,进行背诵;政治第二轮包括做真题,风中劲草背诵,红宝书过重点,1000题第二遍,重点难点整理,结合自己的背诵习惯进行大纲整理;英语这个时候已经在一个类似于A4的画册大白本上整理了近100页的经典例句、长难句、单词、翻译,尤其是针对各个题型,每年的难词重点词汇整理到一个5500的单词表上面,前面画正,这样对于自己的弱项以及每年高频词汇比较一目了然。
【4】第四轮无疑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这时候不适合接触新东西,政治除外(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任汝芳四套卷、风中劲草四套卷、蒋中挺四套卷等等),这个时候专业课重点回顾,书本回顾,重点知识点默写等等;英语就是准备好大小作文,剩下的12、13年的真题用来模拟,笔记回顾,模拟卷适当做一两套,保持手感;政治无疑快速冲刺背诵,尤其是肖秀荣四套卷、任汝芳四套卷以及风中劲草的背诵。总之最后就是查缺补漏。
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我当时还用一个小本整理了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的答题共性要点,比如脉络、人物特点、作品分析还有一些可以用到的套话等等,在考试的时候也确实用到了一些。大家最后也不妨可以这么做,对自己整个知识结构(之前整理的大纲框架也挺重要,当时多背了很多遍)都挺有用的。
其三,就是语言卷方面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语言学概论,是11、12月专业课的复习重点,因为大家基本对语言这块就比较薄弱,当时我上上届二战南大文艺学第一的学姐就在11月建议我一定要转移一下重心,一定不要再执拗于文学方面,因为考下来大家文学卷都大差不离,但是语言卷可能会相差很多,有人可能考只能考80多,有人可能能考120多,差距是很致命的。所以当时也把自己整理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语言学方面的资料背诵了三五遍,事实证明在考试的时候确实大部分的点都涉及到了,但是分数不算高的一个很大原因就大概在论文写作方面写得偏向感性。所以在论文写作方面也建议平时看书看专著的时候多积累经典句子、名家名言,说不定哪一个点就用到了。
(三)关于作息
这一点大家还是按照个人习惯行事,每天保证至少9-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10月之前,我基本是保持7:00-11:50,2:00-5:50,6:40-10:40这样一个时间表,大概回到宿舍洗漱下再回顾半小时,12点多睡觉(个人睡觉偏晚)。10月以后从公教回来到宿舍楼下的自习室,晚上11:00-0:30大概再会看一个半小时,洗漱的话就比较晚了。那会强度比较大,一直维持到12月上旬,作息就恢复到10月前,当做考前调整。其实个人还是比较建议规律学习,比如每晚自习后跑步或者散步,每周半天休息,用来逛街购日常用品,休闲看会美剧,或者好好补一个懒觉也好,都是比较有益于下一周精力恢复的。但这个时间段可以最好不要放在周六或者周日的上午,因为那是考研时间,有可能形成一到周末上午就放松的习惯,不利于以后作息调整;最好可以是周日的下午,处理杂事,当做新一周的开始。大概是这些,就贴一下自己做的其中一个专业课作息规划表,当做借鉴吧。
天*小时
|
科目
|
要求
|
|
31天·3h
|
古代文学
|
8.11—9.1可用15天
|
第二编秦汉、第三编魏晋、第四编隋唐
|
9,21-10.7【18天】晚
10.11-10.15【5天】晨
|
第五编宋代、第六编元代、第七编明代、第八编清代、第九编近代
|
20·3h
|
现当代
|
8.11-8.17可用6天
|
《新稿》完成
|
9.3-9.22[20天]
晨11:00-12:00快速读书
晚7:00-10:30
|
《三十年》、学习指导、高教版[后期注意丁版]、注意与当代知识联系。
|
|
|
21·4h
|
古代汉语
|
8.20-9.11【21天】晨晚7:30-11:00+11:30-1:00
|
王力本、高小方本通论
|
13·4h
|
现代汉语
|
9.12-9.23【12天】晨7:30-11:00
|
看书+一轮整理完善:黄廖本、考研资料
|
8·3h
|
外国文学
|
10.8-10.15晚[8天]
|
|
10·4h
|
文艺理论
|
10.1-10.10[10天]晨晚
晨7:30-11:00看、
晚11:30-1:00整理
|
一轮整理[简]:简略看胡有清、结合课堂讲义、考研资料
|
7·4h
|
语言学
|
9.24-9.30[7天]晨晚
晨7:30-11:00看、
晚11:30-1:00整理
|
一轮整理完善:叶本、考研资料
|
(四)关于教训
其实一年走过来,每一个真正拼命过人都有说不尽的回忆,白天回忆如影随形,晚上影子变成夜包裹睡眠,温暖的或者沧桑的。关于教训,要说的实在太多,大概就讲以下主要的两点吧。
1、英语是自己投入和产出最不成正比的一门,各题型需要均衡。
基本是每套真题的每个相同部分放在一起训练,从5月开始做英语真题,先是阅读A,每套四篇放在一起做完,然后花将近三个小时分析一篇阅读,包括单词解决、整篇翻译、参照黄皮书校对、抄译经典长难句(为作文准备)、单词抄写背诵、整篇诵读等等。解决完所有套真题的阅读时间就已经快到9月份了,这时候整理的东西超过80页A4纸(这期间也有专项训练阅读),接下来9月份就处理真题的其他部分,中下旬完成对12年以前的真题第一轮。接下来的几轮上面有简单叙述。说这个实际上是说我们可能会看到很多帖子说对阅读的翻译是很有用的,并且很见效,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或者说其实没有完全照顾到其他方面。
其实在9月份翻译完弄懂完所有真题阅读和长难句以后,自己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确实上去了很多,但是也面临如何提高做题准确率。在死功夫上自己确实花了些功夫,但在做题准确率和关键点上的把握确实不够好,我想原因之一就在于对黄皮书的理解不够,或者说较为偏颇;其次是面对每天下午三四个小时的翻译工作量,前期翻译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后期在面对题目处理的时候已经不像前期那么高效了,因而有点主次不平衡;再者就是最重要的原因,自己在11月末12月初开始整理自己的作文模板(前期已经背诵默写了作文几十篇),参考各类参考书以及讲义等整理了四个方面的模板——个人品质与能力(正面)、无形社会问题(正面,例如文化融合)、无形社会问题(反面,例如道德问题)、有形社会问题(例如空气质量),这四篇模板也找学校老师专门修改过,评价也还行。这时候大概也有心理松懈原因,觉得万无一失了,还有其他专业课等压力袭来,就搞得没有多少时间来练手——实际上模板光背下来可能不会那么上手,后期就需要多练个十几二十篇才有用,当然对于英语大神这些就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但是像我这种英语六级考了3次才470多的人来说,就需要真的多练很多。
最后上考场的时候也因为大小作文花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也写完(讲究字句、工整),导致后面做阅读、翻译、完型等时间十分的仓促,最后也才压国家线,出了分以后也很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所以归结到底,各个板块的效率和准确率都要把握好,之前提到的阅读翻译法是很多大神极力推荐的,个人认为也值得一试,因为确实对理解整篇阅读很有帮助,但一定要各个板块均衡好。
这里除了黄皮书及其阅读理解以外,还要极力推荐丁晓钟的《英美外刊超精读》,因为真题阅读均来自英美外刊,这本精读思路上比较清晰,值得看一看。还有一本是《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很有帮助。
2、专业课资料整理时间过长,记诵、回顾、训练时间不集中。
像前面说的,自己到第三轮11月份都还在整理资料,虽然这个时候资料整理得差不多了(1000多页),但是真正系统记忆下来已经将近12月份(加上前期便整理便记),这个时候已经很紧张了。虽然整理资料、做笔记等各方面确实让知识直接融汇大脑,作为自己的笔下材料更为熟悉,排版上也比较精细,但是实际时间上安排是很紧的。
个人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前期读大量的专著和作品,将各方面知识融汇于心,但是这一点需要花的时间和功夫比较多,大一大二就需要开始了,这是实打实的东西融汇内心了,在考场上是最容易发挥出来的;还有一个方面是很早开始就背诵笔记资料,8月份开始不算早,然后背诵超过6、7遍以致到会默,也是特别容易发挥出来的。和我一个教室的有一个考武大传播学的研友,7月底8月初开始背诵她从学长那淘到的资料,到11月已经超过了10遍,后来说到做卷子的时候很得心应手,当然这个真是的大神了,绝对的背诵狂人。
个人是自己整理的时间多,背诵默写的时间少,虽然亏了前期看了一些专著作品,才让最后文学卷发挥得不算很差。但是还是很遗憾没有把自己整理的资料消化得很好。其实本来就特别坚定二战,都让同学帮忙留意下南大外面的房子了,调剂开始那段时间拒绝了四川师范等学校,后来接到现在的学校的通知,就动摇了。但是无论如何,坚持内心的理想最美不过。
二、专业课教材及相关书籍书单
论坛里关于专业课复习的经典的经验贴已经很多很多,加上本文上面已经简单赘述,在这里就不献丑啦。就单贴上复习时候用到的书籍吧。
(一)专业教材(加粗为主要)
1、古代文学:袁本、游本、刘本、章本文学史。袁本绝对经典,现在难以超越。游本太老啦,但是作为很早的教材,算是开创;刘本和章本翻翻就好。
2、现当代文学: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王彬彬、董健《当代文学史新稿》;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温儒敏《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等
3、外国文学:郑克鲁版、朱维之版。推荐郑版,更为清晰明了,读起来就跟读个人传一样,很有感染力,有几个人物我读着读着就笑了,写得确实很生动。朱版偏向政治化,适合做补充。4、文艺学:胡有清《文艺学论纲》《文艺学研习》;童本《文学理论教程》。胡本真的是太老太过时了,不适合作为复习对象了,基本上一两天就可以翻完,但由于出于南大,又是不得不作为重点的,建议一定要多看看别的。
5、现代汉语:黄、廖《现代汉语》、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现代汉语》胡裕树。黄廖本绝对经典,邵本有本对应的教学指导,如果要用邵本的话,不妨买来一看。
6、古代汉语:《古代汉语》高小方;王力的四卷本,郭锡良的四卷本。个人觉得高本内容太简略,复习的话一定要结合王力的前两卷看看。当时复习的时候就把两个版本的内容整理到了一起,背诵起来比较方便。郭锡良的四卷本比王本更为新颖完整,适合作为补充。
7、语言学纲要:徐通锵《语言学概论》(第一版和第二版内容一摸一样,就是封面不一样而已,不用担心)。语言学复习起来压力不大,能嚼透这本书差不多就够了。
(二)看过的相关书籍(不包括作品,然而作品阅读是最基础的)
文学方面(个人考得是现当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陶东风《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朱东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名篇十五讲》、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韦勒克《文学理论》、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徐友富《诗学原理》、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丁帆《中国乡土文学史》、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以上不用说了,都是很经典很基础的书籍。适合入门看,还有顾彬的各个专著都适合拿来看,观点比较新颖。
个人再推荐以下几本当做补充:
1、叶秀山《中西智慧的贯通》,侧重哲学方面及古代文论,可以当做论文练习看。
2、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另一种形式的文学史和研究史,具有创新思维
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洪子诚讲课实录,侧重制度。
4、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属于《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中比较有水平的一部,结构很独特。
5、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前一本很经典,后一本侧重总论古代、近代、现代,原创性很强。
6、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适合作史料补充阅读。
7、费孝通《乡土中国》、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泰纳《艺术哲学》
现当代的话推荐《现当代经典小说文本分析》,高教版第三卷吴秀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这两本很适合作品分析与理解。
语言方面看的不多,推荐以下基本比较经典有用的: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适合音韵复习)、朱德熙《语法讲义》、《语言学常识十五讲》、《古代汉语常识十五讲》、倪立民《语言学概论》。还有王力有很多专著和论文都可以找过来看看。
三、关于调剂
第一志愿成功者毕竟占少数,但其实个人觉得如果有很强的学术情结和专业情结,不建议调剂,除非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学校愿意接收,但是这个比较看本科、报考学校和运气了……嗯,运气很重要X﹏X但是这个除了运气,必要的工作也要做足,这一点下面会细讲。重要的是一定要认清自己,是要专心学术心仪南大型,还是为了文凭找工作型,或者仅仅是要个平台提升能力型,总之一定要认清。在同学眼中,我似乎是学术型的,坚定一个理想的那种,但最后时刻还是选择了调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着二战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爸妈的建议,还有相信自己在另一个地方也可以做好自己。不多废话了,直接贴自己的调剂过程吧。
出分那段时间,就大概知道自己没戏了,然后花了很长时间和电话来消化难过、悔恨、不理解等等各种负面情绪,想着毕竟成功者是少数,大部分都会名落孙山。那会稍微好一点后就开始关注往年调剂信息,去的网站有研招网、考研论坛、考研网研招信息网,还有最重要的是各个心仪学校的校研究生院和院网研究生招生信息。南大今年没有内部调剂(除了去复试的古代文学调到古典文献的),汉硕报的人也挺多,所以内部调剂和破格录取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13年有10个调剂名额),照这个趋势今后也更没有了。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关注校外调剂。大概说一下过程:
1、刚开始调剂一定要做好不要挑肥拣瘦的心理,有希望的都要关注一下。中意的院校及其研究生网站,查看他们的调剂专业和调剂要求,一般一级学科下面的都可以调剂,比如我们的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文学类和语言类的专业都可以选择,不过有的学校语言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教育学类的)会要求本报考专业才能有资格。比如我当时联系的重庆大学,现当代的教授回复有可能,而汉硕方面的教授就回复仅接受第一志愿就是汉硕的,不考虑跨类的。
2、当时我做了一个excel表,按照学校名称、学院名称/专业、是否211、13年是否要调剂、14年是否要调剂、院办联系电话、导师姓名/联系方式等各项,广泛撒网,列了大概15个左右院校,要文学类和语言类的都包括在内,当然在挑选的时候已经过滤到一些怎么样都不会去的学校。当然除了各院校网站查看,还尽量可以问问自己本科的导师,有没有资源,都这个时候了,姿态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当时我和前年来我们学校的南大现当代博士老师关系比较好,是我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老师,在调剂那会就时常主动向我推荐一些她知道的信息,包括天津师范,天外等等,多和自己的老师沟通沟通,哪怕是没有信息,也多少可以再选择的时候提出建议,往往可以省掉很多弯路。
3、关于联系学校或者导师,这是一门技术活。重点是一定要主动,不要想着别人来挖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简单说说:
第一,联系导师,不要把重点放在自己多么多么欣赏他多么多么崇拜他,要更多体现自己的综合实力,包括大学三年的成绩,发表过的论文,做过的项目课题……总而言之就是体现自己有实力可以为他勤奋搬砖,还有语气软一些,陈恳一些,态度强烈一些,阳光一些。在联系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特点就是,搞学术的老师,尤其是那些刚评完职称的副教授,一般会很热情,尤其是调剂前期,还没有很多人开始着手的时候,也就是出国家线之前,是联系导师的黄金时期,他极有可能会给你提供各种信息,包括研招办主任的联系方式,你要如何准备复试,以及去年调剂过来的学长学姐联系方式等等各种。我刚开始那会运气比较好,联系到重庆大学的一位导师,就很热情很关心,虽然最后还是没去成(今年没有名额),但是还是很感激他。
第二,联系研招办,大部分的调剂生都会选择电话问,其实这是最笨也最没有效果的一个方式,虽然可以知道他们的动向,但一般不会给你很明确的答复。甚至有的研招办他们会含糊其辞,可能会说有名额,开了调剂系统你就等着报吧。但实际上有可能他们没有名额,只是把你当做备胎(怕第一志愿有人不来复试),然而这是很致命的,因为有可能就浪费了你的最宝贵的调剂系统开通以后的黄金时间。我一个二战的朋友联系的一所高校,他联系的导师说没有名额,但是他们研招办的老师之前说有名额,实在是很无奈,幸亏那位导师告诉了他。
总之就是说,只打院研招办电话是很难得到准确答复的,这时候该怎么做呢?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方面保持和导师的邮件联系,一方面提早把自己的个人材料寄给那边院校【包括院校的调剂申请表】,后一方面及其关键,有时候也可能成为你的救命稻草。比如我的一个好朋友考的浙大,她男朋友就很早前给陕西师范寄了她的材料(陕师基本不向外公布缺额,一般人都不知道,他们也就试试),结果运气就是那么好,前不久接到陕师电话让去复试,还是等额复试,公费,这之前西南交通也确定要录她,最后还是选择的陕师。所以多种方式都要踊跃尝试一下,不要害怕也不用担心,又不会死人,多做点没坏处。
4、关于出身和报考学校,这是硬件要求,也不得不说是硬伤。有时候初试分数,哪怕差了个十来分都可能不那么重要,在调剂的时候很注重本科学校和报考学校,有的调剂学校甚至会要求双985,比如南师,比如今年兰大现当代古代等也缺名额,但是都是要求本科和报考都985。但大部分人还是更关注你报考学校,其次看你本科出身,所以咱报考南大的还是占优势的,至少比报考211的占点优势。但是出身,就是硬伤了,这一点在我们三四年前就确定了。但是也不要担心,有些学校也是关注你自身实力的,比如广东一些学校,华南师范什么的,还是更多看你报考学校的。我有一个好朋友,专转本(三本)又考研,第一年考河海第二年东南,英语都是2分之差无缘,但是总分都很高,380多,终于以第一名调剂到了华南师范情报学,专业在全国也是排前几的。
5、调剂过程中一些院校可能自己会有调剂系统,比如重庆大学、首都师范、上海大学等等,这些调剂系统都要填,但不要抱很大的希望,因为这个系统其实仅限于登记你的信息,让他们知道有你这么个人,重点还是在研招网上的调剂系统,十分关键。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格外留意调剂系统上的信息,有的学校比较特别,他们不会正好就在刚开系统的时候就挂调剂信息,可能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才挂上去,这时候我们就要时刻关注了,比如我舍友男友调剂的学校第二天快下班了才挂出来,这个都是不确定的。
调剂过程中有一点及其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第一轮调剂十分激烈,大家挣得头破血流也不一定被选上,但是第一轮下来可能会剩一些名额(就是那些被要了但是又不想去的,或者根本就没去参加调剂的),这些名额——就自然留给第二轮调剂生了。然而第二轮调剂,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大家一般这时候心灰意冷精疲力竭,要么坚定二战要么找到工作了,关注调剂的就相对少一些了。所谓的第二轮调剂一般是在第一轮复试完的第二个或者第三个星期,大家可以常常电话问一下研招办,或者到研招网上查询是不是又突然挂出来缺额信息。
其实我就是在第二轮上了985的,因为那时候很坚定二战,第一轮让去复试的学校都拒绝了,所以恰好在第二轮的时候运气看到了研招网上的缺额,就在头一天休息前不报奢望填了一下,结果第二天8点就接到复试电话。但是这多少也和自己的出身、能力、报考学校和分数有关,最后(院内所有专业复试同时一起打分)复试成绩第一被留了下来。
6、说了这么多关于调剂准备和报考的,再说说关于调剂的复试准备。因为说的是一半的录取率,所以自己也格外担心,去之前就在他们学校考研论坛上找到今年参加复试的同学的扣扣(本年刚复试完的是最具有参考性的,其次是学长学姐,因为她们可能会懂老师的癖好,还有本科同学刚参加完其他学校复试或者调剂的都可以咨询咨询),加上舍友有报这所学校,她也给我了一两个学姐的扣扣,我都问了问,了解了下复试的笔试题目、英语问题、专业问题、着装准备等等,大概明白了以后,就打印了自己的材料【7份A4的个人简介,一份厚厚的个人材料】,个人材料主要包括发表的论文复印件(发表了有中文核心、国家期刊、省刊),还有自己做的两份专利,奖学金的复印件,参加的全国征文的比赛,包括丁玲文学奖、全国首届大学生征文比赛等等的奖励,还有一些市校的奖状复印件等等,尤其注意的是论文一定要放在上面,老师们一般没有多少工夫翻看。
其实比较庆幸的是,当时去的有中南大学、华中师范、郑州大学等等一些调剂生,他们都非常优秀,但也此其实在复试准备上其实是没有准备详细的个人资料,而自己的这些资料简历多多少少为复试增加了一些分数,也转移了老师们的问题方向,引到了我熟悉的领域上。比如我有张奖状是关于“孝”的,院长在问的时候就恰好看到了这个,问的问题也关于这方面。
除了资料准备,个人仪表方面不用特别正式,我们都是学生,不用完全的衣装革履地去复试。我们当时去的所有调剂生都没有正装,最多是在外面套一个黑色小西装,大部分都是素朴的衣装,简单干净。除了着装,还有个人风貌,我个人是比较爱笑,平时披的头发,那天就把头发扎起来,所以阳光一点,干净一点,老师比较有好感。
曾经看到过一个学长写的日记,关于他的调剂研究生生活。写道:“在成为研究生的第一次专业课上,有位导师询问我们报考本专业的理由,轮到我说的时候,还没开口,竟然就有人在旁边插嘴——他是调剂的,没得选择。一时间弄的气氛很尴尬。而那位导师听后也生气了,他说:调剂怎么了?他落榜只是说明他在他当初那个群体里不是最优秀的,这也恰恰证明了如果你在如今这个群体里不够优秀,那么可能永远也看不到他。各位同学,我不是在对你们耳提面命,而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供建议——不要嘲笑别人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永远没有失败。”其实很有道理。落榜是因为自己在那个群体里不够优秀,但不代表我们不能活得精彩。其实人生如行路,走不通的时候,转个弯,就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调剂结束后跟那位快毕业的南大学姐聊天,她说道其实感觉身边有不少人也是抱着混学历的态度读完三年研的,而她也有些似乎被动混了三年(其实她个人还是很优秀的)。她说她以前把考研看得太重,后来发现来了南大就是一个新的阶段了,慢慢就淡忘了以前的各种想法,事实跟自己设想的太不一样,但是无论如何,即使没有明确想清自己是要工作还是读博,也不要随大流。她说现实给了你一个还不错的去处,要不就安心接受吧,在哪里都可以获取你想要的东西,重要的还是看你个人的努力。她说其实考研就是人生一个阶段,不用太较真。
其实也是这样,考研就是人生一个阶段,不用太较真。可能我最后放弃再战,也一部分是受到身边二战失败的人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岁月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归属抑或生活。曾经在一个自习室的后桌研友(当时我们有过交流,但彼此都未留联系方式甚至连姓名都没留),辗转找到我的人人,感慨地对我说我对他还有他室友影响挺大的,从默默的努力、态度或者备战,都给了他很正面的力量。然而我也感谢有这么一个人,让我知道我孤独的努力也曾影响到另一颗心灵。我们都是孤独的灵魂,但是正因为孤独,我们才有动力寻求更高的星球。要相信,只有痛出来的鲜美,才足够颠倒众生。
也感谢正在努力的你看到最后,一万两千多字,却尚未把我三百多天的心绪说清,但是我多么希望备战的你一定要珍惜现在还有未来的8个月,她会很快就飞过去,请一定要把握好规划好。不敢再说,心里已经翻江倒海。真害怕再写下去会控制不住流出泪来,真的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