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6年修订)
指导思想
根据艺术学学科的特点和国家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参照国际通行的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关注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发扬自身特色,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硕士
一、硕士生培养目标
1.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与影视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传媒、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二、硕士生招生
1. 统招生
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及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统招生考试和录取均在一级学科进行。
初试阶段专业课的考试科目是:
① 戏剧与影视基础(含戏剧与影视理论、中外戏剧、中外影视);
② 评论写作
复试:
初试合格者进入复试。复试科目:戏剧与影视专题
2.免试生
“985”、“211”学校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免予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查并面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三、硕士生课程设置
为适应实际需要,硕士生课程设置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增设前沿性学科,为学生在较为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硕士生须修满32学分(非中文专业本科毕业生须补修4学分中文专业本科段课程),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生课程由A、B、C、D四类组成:
(1) A类必修课(7学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②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学分) ③英语(4学分)
(2)B类选修课(6-9学分)
(3)C类选修课(以二级学科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程)
(4)D类选修课(其中跨一级学科选修不少于1门)
为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修外校(原则上限定为首批“985”学校)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暑期学校(本校和外校中的首批“985”学校)课程,该课程作为D类课程,计入学分。
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1)中国概况(3学分);
(2)汉语课(4学分),以达到新HSK6级为标准(经批准用英语进行研究的除外);
(3)其余同中国硕士研究生。
四、硕士生培养
硕士生学习时间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两年,撰写学位论文1年。
硕士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不定导师,实行年级导师负责制。第2学期初进行师生互选,进入专业(二级学科),制定培养计划。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同时实施三级分流。
1. 师生互选
院研究生办公室向硕士生介绍全系各专业及导师情况,发放师生互选表;硕士生选择适合指导自己学位论文的导师,专业按学生所选导师志愿的次序,同有关导师协商,以确定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确定后,由专业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院确认备案。
“师生互选”原则上尊重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志愿,但专业也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其他具体情况,对“互选”工作进行适度调整。
2. 制定培养计划
硕士生第一学期的培养计划由院统一制定。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院备案。培养计划到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网址是:http://grawww.nju.edu.cn/content/py.asp 。
3. 中期考核
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院研究生办公室将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具体办法:
A.考核在考核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导师、主要任课教师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3人)进行考核,同时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及通过课程学习体现出的科研能力和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对被考核研究生做出结论性意见。中期考核因学习进度未通过者,按规定延期。
中期考核安排在第三学期初进行。
4. 中期分流
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1)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2)进入硕士论文阶段;(3)终止学业。
5. 论文答辩
(1) 开题报告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由各专业(二级学科)组织实施。专业应对硕士生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
(2)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且成绩合格,论文撰写达到导师和专业要求,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由硕士生所在专业(二级学科)组织。专业指定专人做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领取、交送答辩材料。专业应为每位学位申请人聘请1-2位与论文有关的专家评阅论文,组成3-5人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教授或相当专家担任。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1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博士
一、博士生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范围内掌握坚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从事创造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
符合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报名条件,参加文学院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博士研究生
(一)考试
1、笔试 由文学院组织,闭卷考试。
专业基础,满分100分。
专业外语,笔译,满分50分。
2、口头报告,满分100分。
考生笔试、口头报告成绩累加,择优确定参加导师面试资格人选
3、导师面试,满分100分。
(二)录取
综合考生全部考核结果,决定录取名单,上报研究生院。
三、博士生培养
(一)、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为3-8年(在职博士生为4-8年)。
(二)、制定培养计划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领导下的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制。博士生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组成,其中一人为相邻专业的教师,导师担任指导小组组长。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填写,在第一学期末完成,一式两份,一份由学生自己保存,一份交院系备案。培养计划中应体现出具体培养措施。
(三)、课程设置
博士生课程: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外语;
(3)专业课。
文学院博士生专业课程共设约40门(原则上每位博士生导师开一门),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5门。其中2-3门为主修,2-3门为辅修。辅修课为跨二级学科课程。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
(1)中国概况;
(2)汉语课,毕业时要求达到新HSK6级(经批准用外语进行研究者除外);
(3)专业课程同中国博士研究生。
(四)、资格考核
建全阶段考核制度,达到分流、淘汰和择优、奖优目的;同时配合学校的论文质检制度,保障学位论文水平。
1、 博士资格考核时间
(1)资格考核、学位论文开题考核安排在第三学期初进行。(2)所有博士生须参加所在年级的第一次考核;确有原因而无法参加者,做暂缓通过处理。
2、 博士资格考核内容
(1)除学校规定要求外,导师(组)须在入学始开列至少20种专业书目,学生须完成每种书目的读书报告。(2)另由学生自选、导师认可至少10种专业书目,每种也须完成读书报告。(3)共30种书目及读书报告为博士资格考核内容。通过者获学位论文开题考核资格。(4)学位论文开题考核的内容即论文开题报告所涉的学术范围。
3、 博士资格考核方式
(1)博士生须经导师审核(课程学习、科研成果、读书报告等)、同意方可参加资格考核。(2)由本专业5位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在已定30种书目范围内,以现场答问(笔试、口试)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分优秀、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四种。(3)通过者获学位论文开题考核资格。开题考核方式不变。
4、 考核成绩评定及奖惩
(1) 成绩评优者,须全票获优秀评价; 3票(含)以上合格评价者,通过;不足3票合格者,暂缓通过或不通过。
(2) 考核通过者进入下阶段学习;对其中优秀者予以奖励,未通过者予以延期等分流处理。
(3) 通过考核而获奖励的优秀者,原则上不高于参加考核人数的15%;未通过考核而须延期等分流处理者,原则上不低于参加考核人数的15%。
暂缓通过、不通过者的再次同类考核,须在一年之后(原则上每年安排一次考核)。六年内三次同类考核未通过者,学校将视其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作肄业处理。
(五)、论文答辩
1、开题报告
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资格考核结束后进行,时间安排在第二学年。指导教师应在论文阶段及时检查论文的可行性,确保论文如期完成。
2、论文预审
学位论文答辩前,应进行论文预审或预答辩。(此环节配合学校论文抽检\盲审制度进行。)
① 学位论文答辩前,由校研究生院对提出申请答辩的论文随机抽检盲审。
② 未被研究生院抽中者,其论文须由本专业邀请校内\外三位专家预审,全部通过者可予答辩。一票未通过者,须修改后再次预审,并酌情决定(缓期)答辩时间。
3、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专业领域内体现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应当公开举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两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者,授予博士学位。
硕士生课程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码
|
任课教师
|
学分
|
课程设置(转型期/专业核心/方法实践/交叉前沿)
|
A类
|
马列文论选读
|
10284A007
|
汪正龙
|
1
|
|
A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
|
2
|
|
A类
|
外语
|
|
|
4
|
|
|
|
|
|
|
|
|
|
|
|
|
|
B类
|
文艺学的方法和体系
|
0501B0200
|
赵宪章、汪正龙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B类
|
古文字学
|
0501B1100
|
魏宜辉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B类
|
文献学理论与方法
|
0501B0900
|
武秀成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B类
|
中国文学史专题与方法
|
0501B0400
|
巩本栋等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B类
|
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
|
0501B0500
|
许结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B类
|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
0501B0600
|
倪婷婷、王爱松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B类
|
西方文学批评史专题研究
|
0501B0700
|
昂智慧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B类
|
戏剧理论研究
|
0501B1300
|
马俊山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B类
|
影视艺术研究
|
0501B1200
|
李兴阳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B类
|
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
张伯伟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B类
|
近四百年学术史研究
|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
徐雁平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B类
|
现代中国与现代文学
|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
王彬彬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B类
|
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
|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
沈阳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B类
|
汉语史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
张玉来等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B类
|
中外文学比较研究
|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
余斌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
|
|
|
|
|
|
|
|
|
|
|
C类
|
中国古典美学史专题研究
|
050101C10
|
包兆会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C类
|
中国中古美学专题研究
|
050101C12
|
李昌舒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城市文化研究
|
050101C13
|
高小康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近现代中国诗学与思想史
|
050101C15
|
周欣展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句法理论基础
|
050102C03
|
李亚非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汉语语音学
|
050103C01
|
顾黔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C类
|
汉语句法研究
|
050102C07
|
沈阳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C类
|
音韵学
|
050103C02
|
张玉来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C类
|
佛经文献语言研究
|
050103C10
|
陈文杰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C类
|
汉语方言调查与研究方法
|
050103C11
|
陈立中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语义语法专论
|
050103C12
|
马清华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研究
|
050104C09
|
程章灿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C类
|
古典术数文献研究暨中古知识史研究
|
050104C07
|
赵益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中国文学史史料学
|
050105C06
|
巩本栋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目录学研究
|
050105C14
|
张宗友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老庄研究
|
050105C02
|
许结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经学研究
|
050105C01
|
徐兴无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中国古代文学与性别专题研究
|
050105C07
|
俞士玲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C类
|
通俗文学文献研究
|
050105C08
|
苗怀明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域外中国文学史料学
|
050105C09
|
金程宇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诗经》研究
|
050105C11
|
孙立尧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中国中古经学与佚籍
|
050105C12
|
童岭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词学十讲
|
050105C15
|
闵丰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宋代文学与文献专题研究
|
050105C13
|
卞东波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中国乡土小说史论
|
050106C07
|
丁帆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比较研究
|
050106C10
|
王彬彬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
|
050106C17
|
沈卫威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C类
|
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050106C06
|
刘俊
|
3
|
转型期基础课程
|
C类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
050106C13
|
黄发有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研究
|
050106C01
|
倪婷婷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学研究
|
050106C02
|
王爱松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启蒙主义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
|
050106C11
|
张光芒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C类
|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
|
050106C14
|
吴俊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都市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
|
050106C12
|
傅元峰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C类
|
80年代文学研究
|
050106C15
|
翟业军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C类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选读
|
050106C16
|
葛飞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中国现代诗论研究
|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
李章斌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现代派研究
|
050108C03
|
唐建清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西方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
|
050108C02
|
余斌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C类
|
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专题研究
|
050108C04
|
董晓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英国文学经典重读
|
050108C05
|
肖锦龙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中国现代戏剧专题研究
|
050405C34
|
胡星亮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戏剧与影视评论
|
050405C33
|
吕效平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中国古代曲学研究
|
050405C29
|
解玉峰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戏曲声腔研究
|
050405C35
|
许莉莉
|
3
|
方法实践类课程
|
C类
|
当代电影研究
|
050405C32
|
杨弋枢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20世纪电影艺术史
|
050405C12
|
周安华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电视艺术研究
|
050405C11
|
张建勤
|
3
|
专业核心课程
|
C类
|
中外电影比较研究
|
050405C24
|
洪宏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
|
|
|
|
|
|
|
|
|
|
|
D类
|
电影哲学
|
2017年秋季学期以后开设
|
胡大平、罗慧林
|
3
|
交叉前沿类课程
|
D类
|
跨一级学科任选
|
|
|
|
|
D类
|
跨院系学科任选
|
|
|
|
|
D类
|
跨校课程
|
|
|
|
|
|
博士生课程
|
公共课
|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任课教师
|
1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
张异宾
|
2
|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
从丛等
|
3
|
英文文献检索与阅读
|
昂智慧
|
4
|
欧美汉学原著选读
|
程章灿
|
备注:3、4任选一门作为专业英语
|
|
|
|
|
专业课
|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任课教师
|
1
|
形式美学专题研究
|
赵宪章
|
2
|
现代与后现代文学理论
|
周 宪
|
3
|
明清文论专题研究
|
周 群
|
4
|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徐大明
|
6
|
方言学理论与方法
|
顾 黔
|
7
|
汉语语音史研究
|
张玉来
|
8
|
语义语法原理和研究方法
|
马清华
|
9
|
语法学研究
|
沈 阳
|
10
|
汉字理论
|
黄德宽
|
11
|
欧美汉学原著选读
|
程章灿
|
12
|
古迹校勘研究
|
武秀成
|
13
|
中古文献与知识、思想研究
|
赵 益
|
14
|
唐宋文学专题
|
莫砺锋
|
15
|
域外汉籍研究
|
张伯伟
|
16
|
明清文学专题研究
|
张宏生
|
17
|
中国文学史背景研究
|
巩本栋
|
18
|
中国古代散文流派研究
|
曹 虹
|
19
|
中国赋学研究
|
许 结
|
20
|
左传研究
|
徐兴无
|
21
|
中国古代文学通俗文学研究
|
苗怀明
|
22
|
中国20世纪后半叶文学选题探讨
|
丁 帆
|
23
|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人物
|
沈卫威
|
24
|
多元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王彬彬
|
25
|
文学传媒研究
|
黄发有
|
26
|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
|
吴 俊
|
27
|
近百年中国文学学术思潮史
|
张光芒
|
28
|
世界华人文学专题研究
|
刘 俊
|
29
|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及其反思
|
余 斌
|
30
|
解构与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
|
肖锦龙
|
31
|
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专题研究
|
董 晓
|
32
|
中国古典戏剧专题研究
|
解玉峰
|
33
|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
|
胡星亮
|
34
|
亚洲新电影研究
|
周安华
|
35
|
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
|
马俊山
|
36
|
现代戏曲理论
|
吕效平
|
37
|
中国戏剧史研究的新路径
|
傅 谨
|
38
|
中国电视剧专题研究
|
李兴阳
|
附:参考书目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
*2、[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德]H-G·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6、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8、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9、宗白华:《艺境》,商务印书馆
10、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1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3、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4、张庚:《戏曲艺术论》,中国戏剧出版社
15、洛地:《戏曲与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16、郑雪来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导演与表演》,中国戏剧出版社
*17、[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1-3),周诚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
18、[德]彼得·斯丛狄:《现代戏剧理论》,王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
20、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
21、[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
22、[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3、李恒基、杨远婴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
24、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
*25、[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
26、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2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
28、[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林鹤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9、[美]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牟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30、陈志昂主编:《中国电视艺术通史》,中国文联出版社
(以上书目为博士资格考核书目,博士生由导师按专业方向选定其中20种。另外硕士生由导师按专业方向在带星号的书目中选定其中7种)
学科介绍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1995年、2001年、2006年、2011年,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下设戏剧戏曲学、电影学、电视艺术学等二级学科专业。
戏剧戏曲学专业
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历史悠久。在我国,作为现代学人而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王国维是第一人。在大学里研究戏剧,则始自吴梅先生。他在上世纪20年代,先后将戏曲引入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之前身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之中。此后戏曲之学不绝于我校教坛,陈中凡、卢冀野、钱南扬、吴白匋、吴新雷诸教授,于此道皆有专攻,研究成果举世瞩目。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拓展,现当代戏剧研究,在陈白尘、陈瘦竹、董健教授带领下成就卓著。1977年以来,一部《戏文概论》(钱南扬)的问世,两部戏剧史著《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主编)的推出,两套共六册《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戏剧卷》(陈白尘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戏剧卷》(董健主编),以及两部中外比较戏剧史著《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胡星亮)、《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胡星亮副主编)的出版,四部大型工具书《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董健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总目提要》(董健、陆炜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吴新雷主编)、《历代曲话汇编》(俞为民主编)的编撰,以及《田汉传》(董健)、《中国戏曲史论》(吴新雷)、《李渔评传》(俞为民)、《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胡星亮)、《田汉剧作论》(陆炜)、《20世纪中国问题剧研究》(周安华)、《戏曲本质论》(吕效平)、《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马俊山)、《20世纪中国戏剧学研究》(解玉峰)等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的发表,这些研究实绩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并获得诸多学术奖励。《中国现代戏剧史稿》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田汉全集》(董健等编)获全国优秀图书奖荣誉奖,《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董健)、《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胡星亮)、《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胡星亮)、《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胡星亮等)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主编)、《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胡星亮)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董健主编)、《陈白尘创作历程论》(董健)、《中国戏曲史论》(吴新雷)、《中国现代戏剧论集》(胡星亮)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宋元南戏考论续编》(俞为民)、《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胡星亮)、《田汉剧作论》(陆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等。一流的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和一流的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在此合流,形成了中国学术界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戏剧学研究重镇。
197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专业建立戏剧学硕士点,1984年批准建立博士点。1995年、2001年、2006年、2011年,该专业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同时还是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重要支撑学科。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该专业培养的硕士中涌现了李龙云、姚远、赵耀民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剧作家;数十位博士研究生从这里拿到学位,他们中许多人已是教授、研究员、博导,成为全国戏剧戏曲学教学与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董健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布莱希特与中国当代戏剧》(周宪)、《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马俊山)分别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和提名奖。
戏剧戏曲学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董健、胡星亮、吕效平、傅谨、马俊山、解玉峰六位教授(均为博导),设中国古典戏曲、中国现当代戏剧两个方向。中西融合、古今沟通,以更深更广地探讨戏剧艺术奥秘,是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获有博士学位和在国外学习、交流一年以上的学术经历。董健教授是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和资深学科带头人。胡星亮教授是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南京大学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解玉峰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并入选“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目前,该专业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戏剧理论整理与研究》(董健、胡星亮)、《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创作主潮》(胡星亮),“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中国近现代戏剧史》(董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韵文文与乐研究》(解玉峰)、《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史》(马俊山)、《从古典到现代——20世纪中国戏曲转型》(吕效平)、《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胡星亮)、《元明清曲谱形态与文化研究》(许莉莉)、《美国戏剧的中国叙事》(高子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中国韵文文体研究》(解玉峰),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租界时期戏曲生态研究》(陈恬)、《台湾香港澳门话剧创作研究》(胡星亮)。另有CSSCI集刊《南大戏剧论丛》。
电影学专业
南京大学电影学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我校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于1922年从美国引进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电影摄影机等设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将现代视听媒介引入现代大学教育,由此拉开了电影教育事业的序幕。1930年设立科学电影组;1934年改为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摄制教育影片;1938年成立影音专修科,是国内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进行电影、播音、录音等新兴艺术教育的系科;1947年开始探索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培养,吸收大学毕业生作为研究生到影音部研究电影与播音教学。1942年该系创办了《电影与播音》(后改为《影音》),这是中国大学出版的最早的研究电影学的综合性刊物。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的影音部和专修科与同时调入的其他院校相关系科共同组建了现在的北京电影学院。著名电影艺术学者和电影艺术家孙明经、魏学仁、陈裕光、孙良录等早年曾在金陵大学影音专修科执教。20世纪80年代,南京大学重续电影艺术研究和教育传统,开展电影艺术研究,相继开展博士、硕士、本科等各层次的培养工作。经过80余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历史悠久、学术水平较高、师资力量较强、课程设置完备、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周安华教授的《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杨弋枢副教授的《电影机制研究》、杨柳副教授的《消费时代的国产小成本商业电影研究》。洪宏副教授的中外电影比较研究、罗婷博士的电影艺术与文化研究等,也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电视艺术学专业
南京大学的电视艺术学专业也有长足的发展。李兴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电视剧与民族国家想象》,张建勤副教授的电视剧创作,和罗慧林副教授的电视文化学研究等,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电影学、电视艺术学专业依托综合大学雄厚的文学、历史、教育和计算机技术等综合学科优势,以创建大学背景下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使大学拥有真正高水准的影视艺术教育为理念,影视文化理论研究视野广阔,教育理念独具新意。电影学、电视艺术学专业拥有影视理论研究的多种人才,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形成富有创新精神与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共有教师9位,其中全职教授3人,兼职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获得博士学位者9人。《江苏电视剧:现状与崛起研究报告》(周安华)和《当代西方动漫发展的若干趋势》(周安华)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电影学、电视艺术学专业拥有影视视听资料万余件,并全部电子化和网络化;影视工作室配有先进的摄录设备和非编系统,设备配置齐全,可供30名学生同时上机实习,该实验室经费充足,为多层次影视艺术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条件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