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门人才。
1、硕士学位
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 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
2、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学制
1、硕、博连读和直博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5-6年;
2、分阶段培养的博士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术型硕士生学制为3年;
三、研究方向
1、物理电子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1) 电磁薄膜器件物理与技术
(2) 硅基CMOS器件与可靠性
(3) 新型成像技术
(4) 电磁波吸收材料
(5) 氧化物半导体电子器件
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1) 半导体材料与光电子器件
(2) 半导体电子器件
(3) 半导体低维结构材料与纳电子器件
(4) 集成电路设计
(5) 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6) 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
(7) 信息光子器件与超快光源系统
三、课程设置:
(一)硕士生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英语 (4学分)
(以上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1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学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学分)
(以上三门任选一门)
B类:
电子信息前沿 (2学分)
(以上必修)
产业发展前沿 (1学分)
科研素质先导课 (2学分)
工程素质先导课 (3学分)
C类:
高等半导体物理 (3学分)
半导体量子物理学 (2学分)
集成电路工艺、器件及表征 (3学分)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3学分)
D类:
数字信号处理的VLSI架构 (3学分)
SoC设计方法 (3学分)
并行计算 (3学分)
自旋电子学概论 (2学分)
宽禁带半导体 (2学分)
功能薄膜材料与器件基础 (2学分)
信息产业应用(华为) (1学分)
(二)博士生阶段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注】:博士研究生不专门开设专业课程,可根据需要选修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
针对每位博士生的培养设立专门的导师指导小组,“学位论文为主,课程为辅”。博士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应完成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三学期中期进行博士生资格考核,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硕士生采用专业指导小组的形式,以课程为主,论文为辅。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A类、B类和大部分C类、D类课程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三学期初完成选题报告,经硕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3、学分要求:
一般为32学分,非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包括本科课程3-4门约6-8学分)。其中A类为7学分;B类:3-6学分,C类6-8学分,其余为选修课。
五、论文和答辩
1、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要体现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选题应和导师的科研任务结合,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选定研究课题及课题方向、范围,并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完成的期限等,并在各阶段进行必要的检查。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计划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
2、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须按照《南京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细则规定》的程序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位申请条件》进行论文答辩并申请学位。